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Top10 不吃藥克服產後憂鬱的方法

不分出身,不論貧富,產後的媽咪都可能因為賀爾蒙的變化,而有憂鬱的傾向,莫名的心情低落。除了尋求親友與醫生的幫助之外,媽咪也可以用本文的十種非藥物治療方法,不但能幫助自己走出產後憂鬱症,而且不需要擔心藥物所引發的副作用。
1.呼吸放鬆法
  腹式呼吸法主要運用橫膈肌呼吸,省力而且帶來輕鬆自在的感覺。相對的,胸式呼吸主要使用胸廓肌呼吸,費力而且往往和焦慮不安相關。主動的「深呼吸」可以幫助穩定情緒,但要持續練習操作才能維持效果。 當人專注於「控制自己的呼吸」時,可以停止不自覺在腦海中怪罪自己或增加自我壓力的想法,可暫時跳脫負面思考,進而得到身、心放鬆,保持一種放鬆、舒適的精神狀態,有利於更好地緩解之前消極、沮喪的情緒狀態。


            教學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

2.規律運動減壓法
  墨爾本大學加利教授(Mary Galea)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在照顧新生兒的同時能擠出時間有規律地做運動的媽媽,明顯降低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該研究有160多名新手媽媽參與了此項研究,發現分娩6個星期後的女性,只要參與了一項溫和運動,就可以減少一半患精神衰弱的風險。她們參與的運動包括在專業指導下給嬰兒按摩、使用健身球、溫和的半蹲運動、盆腔鍛練。 加利教授說健身計劃是由一名物理治療師倡導的,是根據剛剛分娩的女性身體功能設計的恰當的運動。這項研究結果有利支持了先前的一項研究結果:媽媽聚在一起,推嬰兒車會減少了她們患抑鬱症的風險。

  3.調整飲食
  若產婦先天卵巢功能較弱,如平常容易情緒低落,再加上減重時油脂攝取不足或不平衡時,則卵巢製造的性荷爾蒙會較少,容易引起不快樂的情緒,有研究指出,懷孕期間多吃魚、補充魚油,可降低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發現自己有憂鬱傾向時吃富含必須Omega-3之食物如:含魚、海鮮及葡萄籽油,素食者可多吃沙拉油拌菜、紫蘇籽油、亞麻仁油,蜂王乳也有助益。 黃豆製品含有植物性荷爾蒙「異黃酮」,對某些人會引起有心悸、胸悶、頸部僵硬、氣虛及情緒低落之情形,尤其是在產前壓力大,產後睡眠不足時其憂鬱現象會更明顯。有此現象應避免食用黃豆製品。

4.光照療法(Bright Light Therapy)
  光線治療是協助緩解憂鬱及失眠問題有效措施之一。光線治療在西方國家已被廣泛的運用在不同的病人來改善睡眠及情緒的問題。 研究指出憂鬱症與畫夜節律障礙有緊密的關係,多數的憂鬱症患者都有睡眠問題,在昏暗的時刻特別嚴重,病情在冬天時也會惡化。

  當患者以特殊明亮的光線照射進行治療,光線可以迅速地修正憂鬱症患者生理節律的不平衡,顯著地改善情緒問題。個人型的光線儀在國外一般的醫療器材公司即可購買,不須醫師開立醫囑。

  市面上有一種名為Re-Timer(瑞泰姆)的光照儀,是由澳大利亞睡眠科學家經過25年科學研究發明。能發出特殊柔和綠光,調節人體自身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幫助調整生理時鐘。

5.加入社區或醫院的支援小組
詢問醫生有關新手媽媽的地區支援團體,地區性的憂鬱症防治協會或者是國際性的組織,例如:Postpartum Support International (產後支援國際協會),在他們的網站(find local resources)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支援小組。在小組中與妳的同伴交談,說出妳的感受。詢問其他媽媽的意見,或認識其它也曾有過產後憂鬱症的婦女,聽聽過來人的經歷。


6.盡量親自哺餵母乳 親餵時會刺激母親腦下垂體產生泌乳激素與催產素,可幫助母親身心放鬆,並有幸福感及昏睡感,有助於避免產後憂鬱症。但要避免未達到產乳目標所造成的挫折感以及自責。

7.維持社交活動 若你感覺整個重擔都壓在你身上,請為自己保留自己的時間。穿好衣服、離開家並去拜訪朋友或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或安排一定的時間單獨與伴侶相處。

8.中醫針灸療法三個月
  「針灸」,除了能治療一般病症,甚至對於心理疾病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在權威期刊「PLOS醫學期刊」上的一篇英國最新研究中證實,憂鬱患者接受針灸療法,能獲得與接受心理諮商相同的改善效果,在短期內就可以看見改善效果。
  這篇研究針對150位患有嚴重憂鬱症的孕婦進行實驗,進行12周的針灸治療,分為3組分別接受憂鬱症專用針灸治療、一般針灸(不確定是否能舒緩憂鬱症)、一般按摩療法。 研究人員表示,有63%接受憂鬱症專用針灸治療的婦女表示,症狀有明顯地減緩;其他兩組婦女加起來則只有44%出現症狀減緩的現象。 另外,美國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Mind)2014年七月號也有同樣主題的發表:Can Acupuncture Treat Depression?  

  9.阻絕藍光(Blue Light Blocking)
  「藍光」(blue light)指的是在肉眼可見的光線顏色中,最接近紫外線(不可見光)、能量最強的光,一旦在睡前接觸過多的藍光照射,則可能影響人體的睡眠深度。 若是長時間暴露在螢幕、燈泡等散發出來的藍光,有可能會抑制睡前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更加清醒並延後入睡時間,進而導致睡眠不足或生理時鐘延遲的困擾。

  因此,有些公司研發出阻絕藍光的眼鏡商品(例如:LowBlueLights.com),讓媽咪夜間起床照顧寶寶時佩戴,能將藍光對夜間睡眠的影響降到最小。

 10.頭顱磁刺激療法(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這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是利用電磁的引導,造成磁場快速的轉變,引發微弱的電流,來治療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焦慮、精神分裂)等。

  目前市面上有一種美國FDA核可的TMS透顱磁波儀,係藉由高密度脈衝磁場刺激大腦左前額邊緣系統的皮質神經元,即大腦掌管情緒與認知的區域,其脈衝磁場和核磁共振掃描過程中產生的磁場類似。

  據廠商表示,每天照射約三十分鐘,連續四至六周,即可產生與藥物治療同等效果。 提醒您,儘管這個療法經常被視為低危險性,但是仍有臨床上必須留心的副作用。  



  • 如果上述這些方法都沒有辦法緩解憂鬱的症狀,還可以尋求藥物的治療,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為使用抗憂鬱劑藥物,但其中約有3-4成病患難以忍受其副作用而拒絕後續治療,其副作用包括腹部不適、口乾、頭暈、嘔吐、失眠、幻聽、濕疹、視力模糊、體重增加、性功能障礙等。